当理科生忙着刷题冲奥赛时,文科生如何用一篇作文敲开藤校大门?《纽约时报》官方认证的三大写作竞赛,正在成为全球顶尖学府的"敲门砖"。这些赛事不仅能让你的文书脱颖而出,更能培养受益终身的核心能力——今天带你揭开价值千金的备赛秘籍!
为什么全球学霸都在抢这张"入场券"?
• 百年媒体背书:创刊173年的《纽约时报》,其赛事评委团由普利策奖得主、知名专栏作家组成
• 藤校认可度TOP3:2023年哈佛新生档案显示,17%获奖者曾在NYT系列赛事中斩获佳绩
• 能力锻造工厂:获奖者普遍展现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洞察力、精准表达三大核心竞争力
数据说话:近三年中国赛区参赛人数暴涨300%,但获奖率稳定在0.8%-1.2%
纽约时报三大公认高含金量竞赛
01 纽约时报学生评论写作大赛
⏰ 每年11-12月 | 16-19岁
你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吗?
你对书籍、电影、餐厅或时尚有强烈的评判欲望吗?
你是吃货还是游戏玩家?音乐发烧友抑或是戏剧爱好者?
如果满足上述任一点,那么这个竞赛再适合你不过了!它就是纽约时报书评比赛(Student Review Contest)。
参赛规则
你可以选择任一符合《纽约时报》创意要求的类别进行评论——建筑、艺术、书籍、汽车、喜剧、舞蹈、时尚、酒店、电影、音乐、播客、餐厅、科技、戏剧、电视剧和电子游戏等;
写作类型为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
字数不能超过450字;
文章应当是不曾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奖项设置:
Winners、Runners-up及Honorable mentions。
比赛结束后,获Winner奖的作品会经作者允许后公布刊登于《纽约时报》网站上。
02 纽约时报社论大赛
⏰ 每年2-3月 | 13-19岁
你会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愤愤不平吗?
你想要看到哪些改变?
哪些事情是你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理解的?
参赛规则
选择一个你关心的话题,并提出一个论点,你需要深刻分析并有力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说服读者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
至少使用一个时报和一个非时报来源;
写作类型为社论写作(Editorial Writing);
字数不能超过450字,确保你的论点足够集中;
文章应当是不曾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一篇社论,也可以小组合作,但是以个人名义的只能上传一篇。
奖项设置:Winners、Runners-up及Honorable mentions。
避坑指南:
避免单纯情绪输出
警惕文化差异雷区(如涉及种族、性别议题需专业指导)
03 纽约时报个人叙事比赛
⏰ 每年1-2月 | 16-19岁
叙事比赛没有特定的主题,也不限制专业,因此门槛较低,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适合参加,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用简短却有力的语言描述生活中有意义的真实经历,比如:
一次让我明白友谊很重要的经历
我永远记得的一次谈话
最后悔的一件事
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的那一刻
有一次我面对自己的恐惧
改变了我的一首歌、一本书、一件艺术品、游戏或其他艺术或文化作品
参赛规则
用规定以内的字数讲述参赛者自身生活中一段有意义的经历,要求简短、有力且真实;
叙事结构完整,包含开端、高潮和结尾,表达叙事意图;
写作类型为叙事性写作(Narrative Writing);是原创的作品。
避开这些"隐形扣分项"
• 格式陷阱:单倍行距+Times New Roman+取消页眉页脚
• 版权红线:音乐剧台词引用不得超15%,影视截图需官方授权
• 地域差异:避免使用拼音直译(例:用"mahjong"而非"majiang")
2025赛季新动向:新增AI写作检测系统,原创性审查更严格
扫码免费获取纽约时报系列历年获奖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