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暑期阅读写作竞赛全攻略!从参赛到获奖的完整指南

对于热爱写作的青少年而言,《纽约时报》暑期阅读写作竞赛(New York Times Summer Reading Contest)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国际性赛事。今年的赛季将于6月6日正式开区!计划参赛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了!

一、赛事核心信息

竞赛时间:2025年6月6日 - 8月15日

这项创办15周年的年度赛事由《纽约时报》"The Learning Network"主办,每年6月至8月向全球13-19岁青少年开放。

从2025年6月6日起,连续10周,每周五《纽约时报》都会发布一篇博文,提出同一个问题:“本周《纽约时报》的哪些内容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可以随时在此提交你的答案,截止日期为下周五东部时间上午9点。届时,网站将关闭该博文,并发布一篇新的博文,提出同样的问题。8月8日,将发布今年夏季的最后一个问题,开放至8月15日上午9点。

每周五美国东部时间9:00前提交不超过1500字符的文本或90秒原创视频,评审团将在次周公布优胜作品。

二、参赛操作指南

1.作品要求

每周可提交1次作品

文本类:请务必包含你所选《纽约时报》文章的完整网址或标题。

视频类:需上传至YouTube设为"未公开",请务必说出或显示您正在讨论的《时代》文章的标题。不得使用任何图像、视频片段、音乐或音效。确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和听到您的视频。请注意光线,并尽量减少背景噪音。请勿在视频中拍摄任何其他人。

英美以外地区13-15岁学生需通过监护人/教师账户提交

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原创—不接受抄袭的、或由他人创作的或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参赛作品,且未经任何地方发表过。

2.时区换算

以北京时间为例:当周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周五晚21:00(夏令时)/22:00(冬令时),建议提前2小时完成提交。

三、备赛策略建议

1.时间规划

建议采用"2-1-1"节奏:

前2天:选题调研与素材收集

第3天:完成初稿

第4天:修改润色

第5天:定稿提交

2.选题技巧

优先选择具备以下特质的文章:

引发个人情感共鸣的选题

具备多维度讨论空间的话题

包含新颖观点或独特叙事角度

3.创作要点

(1)个性化表达

避免单纯复述原文,重点展现个人思考。可采用"3:7比例"结构:

30%篇幅提炼原文核心

70%篇幅延伸个人见解

(2)结构设计

推荐三段式框架:

引言:建立与原文的独特连接(如个人经历类比)
主体:展开多角度分析(建议2-3个分论点)
结语:提出建设性思考或开放性问题

(3)语言规范

在保持个人风格基础上注意:

使用学术性词汇(推荐Merriam-Webster词典)

避免俚语和网络用语

运用Grammarly检查基础语法(注意语境适配性)

四、获奖作品解析

通过研究近三年获奖作品,总结出五大成功要素:

1.视角独特性

2022年获奖者通过家族移民史解读经济报道,将宏观数据转化为微观叙事。

2.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讨论AI技术时,既指出学术诚信风险,又肯定其在教育公平中的价值。

3.情感共鸣力

优秀作品常包含真实生活细节,如用"祖母的食谱"呼应食品安全报道。

4.跨学科连接

将科技、艺术等专业知识融入社会议题分析,展现多维思考能力。

五、资源利用指南

1.资源包

往届获奖作品集

评委解析视频(YouTube频道)

2.辅助工具

Hemingway Editor:优化行文流畅度

Evernote:建立素材库

3.能力提升建议

日常可进行"3×3训练":

每周精读3篇时报长文

记录3个有深度的思考点

完成3段150字微评析

六、常见误区提醒

1.选题方面

避免选择时效性过强的突发新闻,优先考虑具有长期讨论价值的深度报道。

2.创作方面

切忌为追求独特性强行关联个人经历,确保内容衔接自然。

3.技术层面

注意字符数统计包含空格和标点,建议使用WordCounter实时监测。

了解试听课程,免费领取NYT夏季读写竞赛获奖作品PDF⇓

重磅!2025纽约时报夏季读写赛即将启动!2025赛季全流程一览!

全球中学生注意!《纽约时报》官方宣布,2025夏季读写竞赛将于6月6日正式开启。这项面向13-19岁青少年的国际赛事以“零门槛、高含金量”著称,为年轻创作者提供表达观点、展示才华的舞台。无论你是热衷社会议题的评论者,还是擅长个人叙事的写作者,都有机会通过这场赛事获得全球顶尖媒体的曝光机会。

一、赛事核心:用写作连接世界​​

自2010年起,《纽约时报》每年夏季面向全球中学生发起读写竞赛,迄今已有超7万名学生参与。赛事旨在鼓励青少年关注社会动态、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并通过写作训练逻辑表达与批判性思维。

核心价值一:名校升学“隐形加分项”​​

历届获奖作品有机会刊登于《纽约时报》官网及纸质版,部分优秀学生凭借独特视角的社论文章获得哈佛、耶鲁、MIT等顶尖高校录取。

核心价值二:跨学科能力认证​​

赛事涵盖社论、书评、文化评论、个人叙事等多元写作类型,要求参赛者结合数据分析、社会观察与个人经历进行创作。例如,个人叙事赛道要求用100字讲述一个完整故事,非英语母语者也可通过精炼语言展现独特性。

二、谁可以参赛?

年龄范围:全球13-19岁初高中生(含高中毕业未入大学者)

国籍限制:仅禁止《纽约时报》工作人员子女参赛

中国学生特别说明:

13-15岁:需由教师、家长或监护人通过官网表格代提交文字作品

16-19岁:可直接在官网评论区提交文字作品

视频作品:所有年龄均需通过表格提交,且需避免使用受版权保护的音像素材

三、2025赛季全流程:时间安排与作品规范​​

赛事时间:2025年6月6日-8月15日

每周任务:

每周一《纽约时报》官网置顶发布主题帖,提出两个固定问题:

本周《纽约时报》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为什么它吸引你?

参赛者需从《纽约时报》2024年发布的文章、视频、图表等内容中选择素材进行评析

作品要求:

字数:250-300字(或1500英文字符以内)

必须附上所选内容的完整链接或标题

每周限提交1篇文字或1个视频作品

四、获奖关键:三大备赛策略​​

策略一:精准素材积累​​

聚焦《纽约时报》四大核心栏目:

The Upshot(数据分析):学习用数据支撑观点的逻辑结构

Opinion(观点评论):观察如何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

Lens(摄影纪实):通过视觉叙事训练细节描写能力

Podcasts(音频故事):掌握口语化表达与情感传递技巧

方法论建议:用“5W1H”(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法)拆解优质文章,提炼论点与论据框架。

策略二:结构化写作训练​​

限时练习:每周用30分钟完成一篇初稿,培养高效写作习惯

四段式结构:

明确核心观点

引用时报内容作为论据

预判反驳意见并回应

总结观点与现实关联

语言优化:可寻求英语母语导师润色,提升表达的地道性与学术性

策略三:选题三重法则​​

时效性:优先选择72小时内发布的文章,通过官网“Most Popular”追踪热点

矛盾性:关注包含对立数据或争议观点的内容,例如气候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个人化:选择与自身经历隐性关联的话题,如亚裔文化认同、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了解更多赛事详情、提交问题,均可扫码添加顾问老师咨询

重要提醒!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迎来最后一周!

欢迎来到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的第十周!本周比赛已经开始,这也是这个夏季读写比赛的最后一周。准备参加本周比赛的同学们请注意,提交文章的截止时间为东部时间8月16日上午9点。

通过前几周的比赛,相信大家对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项门槛低、含金量高的写作比赛,每周都会开启新一轮的文章投递通道。如果你之前没有参加过这项竞赛,或者对竞赛还不了解,那么一定要好好阅读这篇文章!

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规则详解

参赛对象

全球范围内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年龄在13-19岁之间。

参赛形式

个人参赛,每位参赛者每周只能提交一次作品。

作品提交时间

提交窗口期为2024年6月7日至8月16日,每周截止时间为下周五东部时间上午9点。

作品要求

参赛者需从《纽约时报》2024年发布的任意一篇文章、评论、视频、图表、照片或播客中挑选一个主题,撰写一篇不超过1500个字符(约250-300词)的文章,表达个人观点或反思。

获奖机制

每周二,官方会在专门的帖子中公布前一周的优胜者名单。

获奖率低于3%,竞争相当激烈。

比赛规则细节

书面答复准则

您的书面回复应告诉我们您在《纽约时报》上阅读、观看或收听的内容,以及它引起您注意的原因。您可以在本专栏中找到许多示例,重点介绍我们以前的获奖者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需要牢记的准则:

书面答复不得超过 1,500 个字符,或约 250 个单词

确保包含您选择的《纽约时报》文章的完整 URL 或标题。例如,“照顾章鱼特伦斯的乐趣和挑战”或 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1/us/tiktok-octopus-pet-oklahoma.html。是的,这包含在字数中。

视频回复指南

与书面回复一样,视频回复应该解释您选择了《纽约时报》的哪篇文章以及您选择它的原因。本指南中的建议虽然最初是根据书面回复创建的,但也适用于视频。

比赛意义

通过阅读《纽约时报》的多元内容,参赛者可以拓展视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写作过程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沟通技巧。

获奖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对个人写作能力和视角独到性的认可,对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最后,祝愿所有参赛者在最后一周的比赛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扫码下载夏季阅读比赛获奖论文+导师亮点评析+备赛书单⇓

夏季阅读比赛第 8 周获胜者:‘The More You Know About Something the Less Scary It Is’

Winner

Hayne Kim, 16, from Tokyo, reacts to a Guest Essay from the Opinion section, “My Sister Was Murdered 30 Years Ago. True Crime Repackages Our Pain as Entertainment.” She writes:

My descent into the true crime rabbit hole was thanks to YouTuber Stephanie Soo. On far too many lazy Sunday afternoons than I would like to admit, I sat slouched in front of my laptop with my eyes fixed on the flashy fluorescent screen, an unhealthily huge bowl of Takis at hand. Video after video, I clung on to Stephanie’s every last syllable as she fed me one tragic tale after another through spoonfuls of uncanny suspense.

I continued to devour Stephanie’s stories just as quickly as I licked the MSG off my sticky red fingers.

Until I read this article.

At the ripe age of six, Annie Nichol lost her older sister Polly at the hands of a murderer.

Subsequent to Polly’s murder, Annie was continually met with floods of faceless reporters, writers, producers — strangers — all with an unquenchable thirst for details and an eager desire to dramatize. This constant bombardment of the gates that protected her private, sacred memories of her sister caused Annie immense pai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uddenly, the hefty plates of Stephanie Soo videos I had wolfed down churned uneasily in my stomach.

I realized just how desensitized I had become. A human being’s lived-in nightmare is not meant to be hastily packaged into a sixty-something-minute monetized video. The inability of myself and countless others to immediately recognize this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unsettling effects of mass media consumption.

Runners-Up

In alphabetical order by the writer’s first name.

Anagha Nagesh on What Trump Means When He Mispronounces ‘Kamala’

Desi Miller on “104 Shows. $260 Million. After 10 Years, Billy Joel Closes a Chapter.”

Gabriel Lam on “Giant Pandas Will Head to D.C.’s National Zoo From China”

Minghao Li on “If You Know What ‘Brainrot’ Means, You Might Already Have It.”

Vivian Wan on “The Book Bag That Binds Japanese Society"

Honorable Mentions

Yue Li on “Kids? A Growing Number of Americans Say, ‘No, Thanks.’”

Kareena Gunawardana on “The Tradwife Life Is Nothing New"

Amelia Yuan on “Cats Are Better Than Dogs”

Audrey Wang on “It’s Hot Out. People Still Look Good.”

Charles Peterson on “JD Vance, an Unlikely Friendship and Why It Ended”

Claire Weng on “My Father’s Quiet Love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扫码查看夏季阅读比赛第 8 周更多获奖论文+导师亮点评析

夏季阅读比赛第 5 周获胜者:‘A Voice Can Change You’

Winner

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14岁女孩安妮·马马(Annie Ma)回应了歌手德萨(Dessa)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文章 “Who Am I Without My Voice?”

Runners-Up

Qiaorui Zhang on “What Does Anxiety Look Like? How Pixar Created the ‘Inside Out 2’ Villain”

Emma Reznik on “Defeated by A.I., a Legend in the Board Game Go Warns: Get Ready for What’s Next”

Henry Hudson on “Covid Cases Are Rising Again. Here’s What to Know.”

Jianxi Wu on “Is Xenophobia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Teaching Real-World Hate?”

Madison Perreault on “Pattern of Brain Damage is Pervasive in Navy SEALs Who Died by Suicide”

Phineas Collins on “Justices Give Trump Substantial Immunity”

Sophie Lee on “My Son Was in a Pyschiatric Hospital. Why Was I Celebrating?”

Vivian W. Chang on “Along the Hollywood Walk of Fame, a Struggle to Make a Living"

Honorable Mentions

Ethan Wu on “Our Pandemic Puppy Brought Pure Joy. Losing Him, Pure Heartbreak."

Anne on “I Saw My Anxiety Reflected in ‘Inside Out 2.’ It Floored Me.”

Christina Htay on “The Angst and the Joy of Celebrating Pride Month in a Small Town”

Lara on “Are We in the Middle of a Spiritual Awakening?"

Lena Singh on “Stampede at Religious Gathering in India Kills More Than 100”

Samira Kennerly on “When Your Identical Twin Wins a Grammy”

Zihao Ye on “Can I Use A.I. to Grade My Students’ Papers?”

扫码查看夏季阅读比赛第五周更多获奖论文+导师亮点评析

低门槛易冲奖!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有什么优势?

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已经进入第六周!想要参加本周比赛的同学们需在东部时间7月19日上午9点之前提交作品。随着前几周比赛的进行,相信大家对这场比赛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今天就来谈谈参加纽约时报写作竞赛有什么优势?

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有什么优势?

1.低门槛与低成本:

   - 参赛无需支付任何费用,降低了参赛的经济门槛。

   - 字数限制相对较少(不超过1500字符或250个单词),以及新增的视频提交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发挥空间,同时也减轻了写作负担。

   - 不需要作者进行大量的论证或前期科研,只需表达清晰的想法和学习内容,使得参赛过程更为简便。

2.参赛便捷性:

   - 纽约时报作为知名媒体,其写作竞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但门槛相对较低,使得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

   - 夏季读写活动在题材和字数上均设定了较为宽松的限制,不占用过多的学习和活动时间,灵活的时间安排使得学生能够从容应对。

3.赛制优势:

   - 采用每周一轮的赛制,每周开放投稿并颁发奖项,这种持续性的比赛设置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和频次。

   - 在整个赛季中,学生可以多次投稿,每次都有机会获得奖项,这种赛制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获奖可能性。

   - 每周评选出的获奖者包括winner、runner-up和honorable mentions,获奖率相对较高,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4.提升与展示平台:

   - 参与该竞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还有机会在纽约时报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 获奖作品更有可能获得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促进学习与成长:   

   - 通过阅读纽约时报的文章并撰写读后感或制作视频,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更多元的观点,从而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 参赛过程中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作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扫码查看夏季阅读比赛第四周更多获奖论文+导师亮点评析

NYT夏季读写竞赛颁布新规则!想要获奖来看看官方有哪些指导建议!

自2010年起,《纽约时报》每年夏天都会为全球中学生举办纽约时报(NYT)夏季读写竞赛,旨在为13至19岁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声音和选择”的舞台。

参赛时间

2024年6月7日开始的每周五,都可以提交评论回复,直到下一个周五的上午9点(美东时间)截止提交。

8月9日,《纽约时报》将发布今年竞赛的最后一个问题,评论回复开放至8月16日上午9点(美东时间)。

官方指导建议

对于如何撰写丰富的回应,在众多投稿者中脱颖而出,针对打分标准,《纽约时报》也给出了一些详细的TIPS

一、建立个人联系。

想一想你为什么选择那篇文章、散文、评论、视频、照片或播客?它有什么吸引你注意的地方?

它与你的生活和个人经历有什么联系?

在阅读本文之前,你对该主题了解多少或想到什么?

你在阅读时意识到了哪些背景知识或产生了什么联想?

二、批判性阅读,并向我们展示你的思考过程。

想一想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影响?它教会了你什么吗?挑战了你吗?让你感到安心吗?感动了你吗?让你生气了吗?它激起了哪些情感,为什么?

阅读时发生了什么?你的脑海中在想些什么?哪些具体的句子、引述、词语或细节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它为你提出了哪些问题?它让你想了解更多的是什么?

你能将这篇文章或话题与其他你了解的东西联系起来吗?为什么?例如,它是否让你想起了你读过、看过或听过的其他东西?你在学校学过的东西?

你对这篇文章整体的看法是什么?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三、引用文章中的具体细节或引述。

想一想这篇文章中的哪些句子、词语、细节、图像、引述或段落让你印象深刻?

它提供了哪些对你来说是新的信息、想法或观点?

你最想记住什么?

哪些引述最好地支持了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四、用自然的声音写作,并尝试各种风格。

想一想你会如何向朋友讲述这篇文章?你真实的声音中有哪些元素可以体现在写作中?比如你很幽默,那就幽默一点。让你的回应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文章中有哪些方面可以激发你的写作和风格?怎么做到?

这个主题能将你的想象力带到哪里?其中的一些想法能成为你回应的一部分吗?

扫码即刻下载NYT夏季读写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亮点解析!

每周都有机会冲奖!NYT夏季读写竞赛书面回复&视频规则详解!

上周五,也就是6月7日,纽约时报(NYT)夏季读写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吸引了逾8万人踊跃参与!这项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的规则简单易懂,参赛者可以自由选择纽约时报上任意发表的主题和内容,分享个人观点和见解。

纽约时报写作竞赛,每年都会包含一些不同的文体,一般包括包括个人叙事写作竞赛、学生评论竞赛、STEM科普写作竞赛、社论竞赛等,今年还新增了一项新的参赛方式:提交一个不超过90秒的原创视频。

今年,NYT夏季读写竞赛还新增了原创视频赛道,为参赛者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纽约时报(NYT)夏季读写竞赛作品要求以及不同提交形式的规则!

作品要求

同学们需要根据《纽约时报》当周发布的报道、社论、照片等内容自由选题,围绕“What interested you most in The Times this week?Why?”进行不超过250-300个单词的回答。

大家的作品不需要大量论证或科研成功,只需要表达清楚自己对于文章的想法以及学到的内容即可。

书面回复规则

书面回复必须包括一些关键要素,如与文章建立个人联系、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引用具体细节或引用,并用你独特的声音写作。

书面回应不得超过1500个字符,或约250字。

务必包括你选择的《纽约时报》文章的完整网址或标题,这都包括在字数要求内。例如,“The Joys and Challenges of Caring for Terrance the Octopus”或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1/us/tiktok-octopus-pet-oklahoma.html。

视频回应规则

用手机垂直拍摄你的视频(类似TikTok或Instagram Reels上的视频)。

你的视频长度不能超过90秒。

视频里请务必说出或展示你所讨论的《纽约时报》文章的标题。

除了那些出现在你所讨论的《纽约时报》文章中或你自己创作的,你的视频不得使用任何图片、视频片段、音乐或音效。

确保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你的视频。注意照明,尽量减少背景噪音。

请勿在视频中包含其他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建议只拍摄你自己、静物、动物或你的《纽约时报》文章。你可以拍摄公共场所的人群,但为了保护人们的隐私,尽量避免近距离拍摄。

扫码免费领取往届优秀获奖作品

咨询参赛注意事项+预约试听体验课

《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十轮投稿日期说明!附参赛必看指南!

每年炎炎夏日的到来,象征着学生们长时间期盼的暑假生活的开始。除了放松和休息,许多学生也在寻找各种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学术与个人能力。每年暑期,《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New York Times Summer Reading Contest)成为了众多中学生心中的重要节点。

这项由全球十大新闻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主办的竞赛不仅因其含金量高而备受瞩目,还因为其免费报名与低门槛,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与。

比赛时间:

2024年6月7日-2024年8月16日

投稿日 截稿日
第一轮 6月7日  6月14日
第二轮 6月14日  6月21日
第三轮 6月21日  6月28日
第四轮 6月28日  7月5日
第五轮 7月5日  7月12日
第六轮 7月12日  7月19日
第七轮 7月19日  7月26日
第八轮 7月26日  8月2日
第九轮 8月2日  8月9日
第十轮 8月9日  8月16日

《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指南

一、竞赛前期准备

1.详细了解比赛规则:在参加比赛前,务必仔细阅读比赛规则和要求,确保自己符合参赛资格,了解年龄限制、提交作品的格式和字数限制等细节。

2.关注时事新闻: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将有助于你在比赛中撰写有深度的文章。

二、竞赛开始阶段

1.定期阅读《纽约时报》:为了获取灵感和素材,建议定期阅读《纽约时报》上的各类内容,如报道、社论、照片、视频、插画和播客等。

2.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重点练习撰写250-300字的评论文章,注意文章的结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

三、竞赛后期准备

1.掌握提交方法:提前了解如何通过《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提交参赛作品,包括生成提交后的链接,以便在提交时能够证明你已经成功参赛。

2.注意时间节点:密切关注比赛的开始和截止日期,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并提交。

扫码查看历届获奖优秀论文,导师一对一竞赛规划!

低门槛易得奖!NYT夏季读写竞赛注意事项&竞赛内容说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获取信息,如何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信息,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都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而《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在实际中不断提升和磨练这些核心能力。

对那些热爱阅读、写作以及有志于通过参赛比赛提升自我的学生来说,《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不论你是为了提升自我能力,积累名校申请素材,还是单纯因为对写作的热爱,这个夏天,都值得为《纽约时报》夏季读写竞赛去追求一下。

竞赛内容

自2024年6月7日开始,每周五,官方网都会发布一个帖子并提出同样的问题:

-What got your attention in The Times this week?

-本周《纽约时报》上的哪些内容引起了你的关注?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纽约时报》2024年内发布的报道、社论、照片等内容,在下周五的上午9点前(美东时间),围绕问题提交自己的回答。

2024年8月9日,官方将发布夏季读写竞赛的最后一个帖子,并开放至8月16日上午9点(美东时间)。

从2024年6月25日开始,每周二,官方将公布上一周的获胜者。

NYT写作竞赛注意事项

参赛人可在竞赛期间,任意一周投稿,但每周每人只能提交1篇文章。

学生需每周从当年对应时间段的纽约时报文章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发布的答案不能超过1500characters,也就是250-300 个字。

一定要提供自己选择的《纽约时报》上内容的完整链接或完整标题。

参赛内容提交后,可以选择生成你提交答案后的链接,以便证明自己已经成功参赛。

纽约时报写作竞赛收获

高含金量申请助力:参与《纽约时报》主办的NYT写作竞赛,有机会在网站和印刷版获奖文章发表,提升申请名校录取机会。

全面提升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多角度批判性论述观点,提高英文阅读和写作综合能力,助于语言学习。

投稿轮次多、获奖几率高:竞赛时间长,每周可投递一篇参赛文章,冲奖机会大幅增加。

扫码查看历届获奖优秀论文,导师一对一竞赛规划!